让客家文化在校园“生根发芽”!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
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,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,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j9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,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。化校
活动现场,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、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、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、生根发芽视频、让客现场演唱、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,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、园陈谣进客家美食、善宝客家建筑、新客校园项目j9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,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。此外,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、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《小小萤火虫》,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。活动结束后,不少学生表示,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、杯花舞,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。
近年来,陈善宝教学团队在“新客家歌谣”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、与时俱进,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,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。“我们不仅备学生、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教案,更要备新课标,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,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,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,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,并通过艺术展演、比赛、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,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。”陈善宝表示,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,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,为岭南童谣节、客家童谣节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。
据了解,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”,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、新思路的授课方式,使学生更有兴趣、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客家山歌、竹板歌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,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“生根发芽”,更好地传承客家人“耕读传家、崇文重教”的优良传统。
梅州日报记者:赖运香
编辑:李舒宇
- ·缅怀!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
- ·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】9月空气质量“梅指数”发布!平远第一!
- ·全市首单商业性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落地
- ·卜嘉盈梅开二度难救主,梅州客家2:4不敌山东体彩女足
- ·今年我国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!
- ·台风“纳沙”加强级别,未来3天,梅州日均气温将降4℃左右
- ·注意!过往丰顺车辆请绕行,通行需持48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!
- ·文明单位创建丨外卖骑手有了“歇脚地”!梅城20家“暖蜂驿站”启用(附名单)
- ·我国将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
- ·帮扶力量在行动!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帮扶组团单位捐赠防疫物资
- ·气温偏低?降水偏少?这个秋冬,梅州的天气预计是这样的...
- ·梅州出台残疾预防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,明确五大行动!
- ·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巨大?实皆断裂带犹如“火药桶”
- ·好消息!郑州=梅州=湛江计划将于11月1日通航
- ·“柚”惑来了!广东梅州柚·梅县金柚今日开摘!
- ·一声“我被诈骗了” ,民警紧急挽损5万元